每日经济新闻
原创

每经网首页 > 原创 > 正文

2020年规模将超30万辆?共享汽车站在风口上难解盈利痛点

每日经济新闻 2017-08-15 14:04:17

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陆佳丽    

Graywatermark.thumb_head

每经记者 陆佳丽 每经编辑 杨翼

继共享单车之后,共享汽车也站在了风口之上。

上周,1500辆宝马新1系作为共享汽车亮相沈阳街头引发路人围观。而在此之前,以“小红帽”装扮出现的奥迪A3也尝试用共享汽车的方式在北京CBD运营。豪车品牌对共享汽车的兴趣再次令这一新兴事物成为热点话题。

事实上,不仅车企对共享汽车格外关注,政府层面也希望借助这一模式探索新的交通出行方案。8月8日,交通运输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鼓励共享汽车发展。

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政策支持给正处在发展初期的共享汽车打了一针“强心剂”。据统计,目前,全国有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企业40余家,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,除戴姆勒Car2go使用smart燃油车型外,市场上95%以上分时租赁汽车均为新能源汽车。

但是,目前拥有2000辆以上运营车辆的分时租赁汽车企业不超过5家,分时租赁汽车运营商规模较小,当前尚未形成规模效应。

即便如此,业内对共享汽车的未来仍持乐观态度。“我国分时租赁汽车数量预计将保持约45%的年复合增长率,主要由政策、公交运力、客户出行需求及共享经济概念共同驱动。”在近日举办的2017未来出行论坛上,罗兰贝格企业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合伙人郑赟如是说。

在政策助力下,对于2020年中国市场分时租赁共享规模前景,包括EVCARD总经理曹光宇、易微行CEO杨洋、盼达用车副总经理喻征东等在内的多数参会业内人士均预测,能达到30万辆以上。而根据普华永道思略特此前发布的报告,到2020年,分时租赁整体车队规模(包括B2C和B2B)将达到17万辆。

虽然业内对共享汽车未来发展有较高预期,但其当下要解决的难题不少。罗兰贝格认为,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我国仍面临6大挑战,包括符合地方政府要求的入门门槛,尊重客户的价值主张,较高的初始投资与运营成本,同类产品竞争激烈,客户的不当行为造成额外成本以及提高车辆利用率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与共享单车一样,共享汽车当前最大的难点在于盈利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目前,分时租赁运营商的盈利模式相对单一,主要靠收取押金、租车费用,以及少量广告费等增值服务费和衍生服务费用,而这些收入与大规模建立网点和投放运营车辆的费用支出相比,不值一提。今年3月,友友用车的“倒下”给整个行业浇了一盆冷水。

根据罗兰贝格测算,运营商20%的单车日均利用率是我国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盈亏的分界线,远高于大多数运营商的车辆利用率。2016年,该行业的平均水平仅约为12%。

对此,曹光宇直言,EVCARD现在每辆车日均大概使用3个小时,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。喻征东也表示,未来两三年内,国内很难有一家分时租赁车企能够全面实现盈利,对盼达来说,当前也只是在某些地区,例如杭州等地实现盈利。

“行业早期需要钱、需要融资、需要发展,但这不是一个盲目烧钱的过程。”Gofun出行COO谭奕指出,车辆、充电、运营、运维、用户、资源、便利性、规模化,这8大分时租赁模块均是运营企业当下面临的痛点。“要想生存,必须注重两件事,一是开源即提升效率,二是节流即成本管控。”谭奕说。

如需转载请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联系。
未经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

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:021-60900099转688
读者热线:4008890008

特别提醒: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共享汽车

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

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

0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