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经济新闻
车辙

每经网首页 > 车辙 > 正文

东风日产奇骏“撞翻”女主持人 智能驾驶安全问题频现

每日经济新闻 2017-05-30 15:48:19

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骆一帆 实习生 杨悦    

Graywatermark.thumb_head

每经记者 骆一帆 实习生 杨悦 每经编辑 段思瑶

近段时期,有关自动驾驶的最新进展一个接一个。本月,德国国会上议院就批准通过了首个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。与此同时,有关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被外界所关注,下面发生在国内的一场事故更是把此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
5月20日,在四川达州举办的一场车展上,东风日产的全新奇骏车型在展示“预碰撞智能刹车辅助系统”(日产汽车IEB预碰撞智能刹车系统)技术时,刹车系统并未按照预想的及时刹车,反而是将站在车前进行演示的女主持人撞倒。虽然,事后活动方回应称,此次事故属于现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,但未能平息外界对此类智能辅助系统是否安全的疑问。

东风日产奇骏“撞翻”女主持人 智能驾驶安全问题频现

NBD汽车了解到,在自动驾驶尚不成熟的当下,车企更多是在汽车上融入像智能识别车道线、智能驾驶、智能刹车辅助等最新智能科技。对此,业内有观点认为,这类黑科技目前大多还处在发展阶段,尚不十分成熟,使用时还需格外慎,否则极易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。

一位业内专家向NBD汽车表示,对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,目前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,各家企业的系统性能还不完善,所以企业在做技术推广时,不宜夸张、夸大这项技术应用的实行作用,而应强调一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只是起“帮人一把”的作用,要求司机不能过分依赖。

自动驾驶仍未成熟

事实上,自动驾驶一直被业界视为汽车发展的未来,而自4月底《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发展规划》)发布以来,“智能网联”迅速超过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谈及最多的话题。

5月19日,在2017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,百度副总裁邬学斌指出,10年内自动驾驶技术便可成熟;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也认为,未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是可能的,自动驾驶肯定是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。

不过在目前阶段,自动驾驶仍不成熟,各家车企更多是推出自动驾驶的初级版——智能驾驶辅助系统(IDAS),包括车道保持辅助系统、自动泊车辅助系统、刹车辅助系统、倒车辅助系统和行车辅助系统等。

此次事故的焦点正是装载了自动刹车系统的东风日产新奇骏。据了解,该车型今年4月6日才上市。

据东风日产官网的宣传内容显示,新奇骏装配的智能制动FEB预碰撞智能刹车辅助系统,在车速处于每小时10公里至80公里时,前视摄像头会实时监测车辆前方的行人或车辆,一旦探测到有可能发生碰撞时,通过3D平视显示屏发出警示和蜂鸣声,对驾驶者预警,必要情况下,系统会自动制动以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。

虽然事后,活动主办方称是现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所致,但还是有网友评论称,在空间狭小的展台上进行实验,的确有些“玩大了”。

内业也有观点指出,事故无论是因技术问题,还是因主办方不当操作所致,在智能驾驶技术尚不成熟的今天,这类实验都应使用假人或在拥有保护措施的安全环境下进行。同时,这类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车企,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,要把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,那怕是很小的事故都可能产生轰动效应,进而使公众对自动驾驶产生质疑。

亟待完善法律法规

近段时期,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纷纷在自动驾驶领域继续加码。不久前,通用宣布未来五年将在加州巡航自动化部门增加1100个工作岗位,并投资1400万美元在旧金山新建一处研发基地,新基地的面积将是CruiseAutomation目前面积的两倍多。与此同时,丰田汽车在美国建立了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基地;英特尔斥资153亿美元收购了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。

而随着自动驾驶研发如火如荼,上述新奇骏这类“事故插曲”并不鲜见。去年,在美国就出现特斯拉在“自动驾驶”模式下发生致死事故的案例,而谷歌无人驾驶在国外发生交通事故也屡被媒体曝光。这些都进一步引发业内对自动驾驶安全问题,以及如何进行监管的讨论。

如今,随着德国通过首个自动驾驶相关法律,这类探讨更加激烈。而在我国,有关自动驾驶立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,近年的全国两会上,更是有代表、委员就此建言。

不过,业内有观点认为,在我国,自动驾驶所面临的交通环境更复杂,交通标识不完善等因素对自动驾驶技术是严峻考验,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做更多研究。

上述业内专家则向NBD汽车表示,管理部门应会统一出台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法规或推荐标准。

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认为,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有后发优势,工信部决定智能驾驶、智能网联汽车成立实体性的创新工程中心,这都是利好。相信在政府强力推进下,中国汽车很可能在智能化方向上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如需转载请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联系。
未经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

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:021-60900099转688
读者热线:4008890008

特别提醒: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

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

0

0